脊肌萎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史上最贵药每支1448万元在美上市,穷 [复制链接]

1#

近日,一种售价万元一支的药物引得国内外的医疗市场“炸了锅”,穷人们开始了对该医药公司的“口诛笔伐”,认为这样的售价根本不是救人,而是用孩子的生命要挟家长,讨要赎金。

据报道,该药物名叫“Zolgensma”,属于小儿脊髓性肌肉萎缩基因疗法,经美国FDA批准,目前已经在美上市。

该药物明码标价万美元(约万元),是目前为止的史上最贵药。

该医药公司CEO表示,看上去这支药很贵,但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万的药价并不算贵。

“我们给病人做移植手术,每个病人要花万到万美元,远远高于这个款药物的价格,效果却远不如这款药物。”

同时该公司CEO称,这项疗法只需进行一次,也就是说治疗只需要一支药,算下来已经比其他治疗方式便宜了。

另一方面,该药在医保覆盖范围内,就像贷款一样,保险公司会在5年内分期付款。

不仅制药公司认为这个定价不贵,一些监督组织和患者也认为不贵。

近日,某监督组织给出判断,称:鉴于这种药物的潜力,它的价格是公平的。

通过该疗法后痊愈儿童的家长也站出来表示:有治愈的希望比什么都重要,生命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监督机构和治愈家长纷纷站出来为医药公司说话,但似乎并没有说服到那些拿不出钱来治疗的贫穷家庭们。

多数人认为,生命固然无价,但这样的定价,分明是“以命要挟”,是商人的逐利本性。

弟弟就是得这个病走的,医生说他能活到15岁已经是个奇迹,前年并没有任何医疗手段,虽然现在有了治疗方法,但我想这种方法需要普通人破碎一个家庭的所有东西。可能这就是命吧,这种药品也只是为上等人制造。

一辈子不吃不喝,我也买不起

最难治的病是穷病

这个药是给有钱人用的,穷人别想了

还有另一部分人表示认可医药公司的定价,他们认为万事都是需要成本的,尤其是药物研发,药物研发不是做慈善,没有盈利,就没有机构愿意不计成本的去研发新药物,这对人类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药品的研发成本是非常高的,有时几年几十年都无法研发出一种新药。只有患者为正版药品买单,才能推动更多的科学家安心地去研发药品。

大家喷也没用,如果这个病非常少见,那意味着前期的研发成本必须平摊到这些患者上,大家要知道这种药前期的研发成本,动辄都是数亿美刀起的。药厂不赚钱,他们肯定不愿意研发,换你原意研发不?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病没药治疗的原因,得这种病的人少,没人愿意投资研发。

确实贵,可是这哪里拿命要挟了???爱买不买啊?圣母这么多自己去研发。

以前只能等死,现在有药了人们反而不开心了,用不用药是个人选择,没有经济利益驱使就没有人前赴后继地去研究,归根结底自己多努力赚钱让家人过好一点。

在各路网友的争执中,我们看到了最主要的两个争议点:

太贵,穷人治不起。

太便宜,医药公司研发不起。

在讨论药价是否合理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所谓的脊髓性肌萎缩症究竟是什么?

脊髓性肌萎缩(SMA)又称进行性脊髓性肌萎缩症、脊肌萎缩症,是一类由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和脑干运动神经核变性导致肌无力、肌萎缩的疾病。

是最常见的致死性神经肌肉疾病之一,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并不少见。

这项疾病被称为婴幼儿遗传病的头号杀手。

据估计,SMA发病率为1/~1/,也就是说每名新生儿中就有一人受此影响,其中90%的患病婴儿活不过2岁。

根据发病年龄和肌无力严重程度,SMA临床被分为Ⅰ型、Ⅱ型、Ⅲ型,也就是婴儿型、少年型及中间型。

其中大约60%的SMA患者是1型,这也是最严重的一种类型。

至今SMA尚无特异的有效治疗,主要治疗措施为预防或治疗各种严重肌无力产生的并发症,如肺炎、营养不良、骨骼畸形、行动障碍和精神社会性问题等。(以上内容整理自百度百科)

直到近年来基因治疗技术发展进步,这类疾病才开始有了希望。

对于如今万美元的药价,大家觉得太过昂贵,但在制药公司看来,这已经是“妥协之后的价格”。

”我们已经进行过研究,定价在万至万美元,才能够维持成本。”——诺华旗下AveXis总裁DavidLennon。

回答如今的巨大争议点——药价。

其实如今网上的争端并不是药价是不是太贵的问题,而是大家是否能接受这个药价。

一支药万美元,约合万人民币,你说贵吗?

当然贵,这支药已经足以在北京三环外买套房了不是吗?

但,它应该这么贵吗?或者说,它可以这么贵吗?

对于穷人而言,它不应该也不可以这么贵。

这样的昂贵的药价无疑是给了大家一个希望,又重新赋予绝望——“我有药,但你医不起。”

这是一种比“绝症本身还可怕”的绝望。

出于求生欲望,出于现实考量,出于对对贫穷的无奈与妥协,所以他们“憎恨”制药公司,认为他们不应该如此“不近人情”、“罔顾生命一心逐利”......

他们有错吗?

似乎也没有,他们只是一群得了“穷病”的无奈之人罢了。

但制药公司有错吗?

动辄上亿的研发成本,无数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大量的时间研发,终于有了这个可以治愈SMA的“神药,他们是不是需要收回成本?

制药公司不是慈善机构,这句话乍听上去很冷漠,却很现实。

制药公司当然不是慈善机构,他们要有资金才可以继续研发新药,提升治疗效果;要有盈利才会有更多的人进入制药行业,为更多的疾病带来希望;有了新药,绝症患者们才会有希望。

在电影《我不是药神》中,我们看到了奇迹,“物美价廉”的印度仿制仿制“格列卫”让那些病友们有了活下去的可能。

但,倘若没有真正的经过多年研发的贵药“格列卫”问世,哪里又有之后救无数人姓名的“仿制格列卫”呢?

我们无法发出“何不食肉糜”的疑惑,也没有立场在道德层面上要求制药公司“善良”、“无私”,我们也只能是无奈罢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