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肌萎缩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今年第二季度鹤壁好人评出看看都有谁 [复制链接]

1#

7月11日,我市年第二季度“鹤壁好人”发布会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道德讲堂在鹤壁高中举行。发布会上发布了年第二季度“鹤壁好人”名单及事迹,13位“鹤壁好人”受到表彰。

王玉光、刘献忠:路遇病患紧急施救

王玉光,男,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医院急诊科医师;刘献忠,男,年9月出生,医院综治办职工。

5月8日早上6点多,王玉光、刘献忠在浚县大伾山晨练时,路遇一名晕倒在地的男子。二人凭借多年急诊经验,上前触摸患者颈动脉,搏动已消失,无自主呼吸,判断患者已无生命体征。他们立刻招呼群众拨打,并立即跪在地上对病人进行抢救,二人轮流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抢救十几个循环,并进行人工呼吸,清除口腔分泌物,直到救护车赶到,抢救过程达30分钟。但终因患者昏迷时间过长,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虽然未能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但他们见义勇为、救死扶伤的行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

白国华:奉献大爱捐献造血干细胞

白国华,女,年6月出生,医院产科护士长。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她深知捐献造血干细胞对白血病患者的意义。

年6月她主动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同年10月,得知自己与一位病人配型成功后,她决心为那位素未谋面的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希望给对方带去生命的希望。年5月10日,经过为期1周的捐献前准备,白国华成功捐献了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河南省第位干细胞捐献者。“能够与陌生人配型成功很不容易,能挽救他人的生命,这是件好事,我应该去做。”白国华说,她希望有更多人加入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行列,奉献大爱。

关建明:见义智为救下轻生者

关建明,男,中共党员,年6月出生,在淇县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

5月26日18时许,他和家人在淇滨区万达广场吃完饭后,刚走下电梯,就听见有人喊:“姑娘,可不敢这样啊。”他抬头往上一看,一位20多岁的女孩儿站在四楼护栏外,随时都有掉下去的危险。关建明赶紧上楼进行劝说。“她当时情绪比较激动,喊着不让我过去。”关建明说,他一边耐心开导对方,一边悄悄靠近。趁女孩儿分神听他说话的空当儿,他抓住时机,飞扑过去抱住对方。周围几位市民赶紧上前帮忙,一起把那名女孩儿抱到护栏里边。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进行劝说,稳定她的情绪。直到保安人员到达现场,确认女孩儿安全后,他才离开了现场。关建明关键时刻的奋勇一抱,拯救的是生命,体现的是大爱。

陈永庆:自强创业路上不忘残疾兄弟

陈永庆,男,年11月出生,淇滨区阳光社工服务站站长。

他曾是河南电视台的主持人和现场导演,年因脊髓出血致下肢高位截瘫。之后他凭着自强不息的精神,自学电商专业知识,在市残联的支持下开办了残疾人工疗站。他主动联系电商公司,面向残疾人定向开展网店培训,帮助残疾人和电商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目前,已有余名残疾人独立开办了网店,近百名残疾人通过培训就业。年9月,他创办了网络电台“永庆讲励志”,主要讲述身边优秀残疾人的艰辛生活和励志故事,目前节目已经做了80余期,累计听众达1万多人次。

梁启红:立足本职热心公益20余年

梁启红,女,年2月出生,鹤壁市广播电视台嘉宾主持人。

从年起,她一人撑起了《戏迷乐园》栏目采、编、播工作,以优秀的正能量节目教育人、感染人。她积极为栏目组出谋划策,仅年以来,义务策划、组织、主持了十多场以“到人民中去”为主题的大型公益演出。年至今,她共义务组织、主持在枫岭公园及新世纪广场等处进行的文艺演出千余场,其热心公益的精神广受好评。如今,她主持的《戏迷乐园》栏目已成为鹤壁乃至省内外戏曲文化传播的金字招牌。为积极响应戏曲进校园的号召,她在工作之余,主动同文艺志愿者走进多所学校讲授戏曲常识,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

李玉凤:百姓身边的义务宣讲员

李玉凤,女,年2月出生,淇滨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6年,她和几位戏曲爱好者成立鹤翔社区艺术团,坚持为百姓义务演出10多年。8年汶川地震,李玉凤号召名戏曲爱好者,连续举办两场赈灾义演,通过市民政局和市慈善总会将募集到的3万多元善款全部捐给灾区。年以来她自创戏曲小品、快板、三句半等文艺作品16件,深受戏曲爱好者的喜爱。每年3月到10月逢周六下午她都在新世纪广场设立“百姓大舞台”义务演出,用寓教于乐的方式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移风易俗、六城联创、精准扶贫、扫黑除恶等内容。近两年,共到社区、学校、敬老院等处演出60多场,把党的方针政策和声音带到老百姓身边。

成华:路遇求助勇敢伸援手

成华,女,年1月出生,鹤壁市第四小学教师。

年4月2日上午,成华在市淇滨中学结束听课任务后驾车回家。车辆行驶到橡树玫瑰城小区附近时,她看见一名妇女哭着跪在马路中间呼救,怀中的孩子浑身抽搐,于是她减速停车。简单询问后,成华急忙让求助人张女士和孩子上了车,迅速医院急诊室,并协助张女士及时和孩子父亲取得联系,并对张女士进行安抚。在成华的帮助下,孩子得到及时救治,脱离了生命危险。成华表示,她只不过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面对求助,很多人都会伸出援手。如果再遇到这样的情况,她还会毫不犹豫地停下车,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钱宏滔:爱心救援行动温暖全城

钱宏滔,男,年2月出生,山城区斑马义务救援队大队长。

自年5月斑马义务救援队组建以来,钱宏滔带领队员参与道路救援次,协助公安机关义务寻找走失儿童、老人52起,义务打捞溺水人员7起,事迹和案例被多家媒体报道。他个人出资购买装备,组织队员进行专业培训,力争做到民间水上救援力量专业化。他热心公益事业,为孤寡老人送过冬衣,向环卫工人、交警等免费发放爱心腊八粥。医院,组建应急保障分队,支援国防建设,向武装部推荐30名合格人员参加基干民兵队伍,组建了应急连防汛抗洪排。

于凤英:无偿照顾瘫痪老人10余年

于凤英,女,年7月出生,山城区石林镇黑塔村村民。

她心地善良,尊老爱幼,邻里关系和睦。村里87岁的五保户白喜堂是位孤寡老人,12年前因患上重病,常年卧床,生活不能自理。于凤英便主动接济老人,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10余年。在老人病重需要住院治疗时,医院,忙前跑后精心照料,帮老人买饭取药,还拿出自己的钱贴补住院费。她的暖心事迹感动了村里所有人,赢得了大家的尊重与赞美。

张爱菊:孝老爱亲诠释传统美德

张爱菊,女,年12月出生,山城区长风中路街道小庄社区居民。

4年,她婆婆突发脑溢血导致瘫痪,张爱菊每天给婆婆做饭、洗漱、洗衣、洗澡、倒便盆,精心照顾婆婆直至年老人去世。年5月,她的丈夫在一次高空作业中,因脚手架架板焊接处断裂,不幸从脚手架上跌落,高位截瘫。此后,照顾患病的公公、瘫痪在床的丈夫、年幼孩子的重担,都落在张爱菊一个人肩上。面对生活的磨难,她没有放弃,一边打工一边照顾公公、丈夫。左邻右舍都说是张爱菊的爱,维系着这个家。张爱菊用近二十年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责任与担当,展现了一位农村女性孝老爱亲、善良坚毅的宝贵品质。

李利红:致富路上的巾帼带头人

李利红,女,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鹤山区姬家山乡李家顶村妇联主任。

年6月她抱着“一人致富不算富”的朴实想法放弃城里稳定的事业返乡创业,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她建立了村里第一个土鸡养殖基地,先后安置21名贫困人口常年就业,30余名贫困人口季节性务工,仅年就发放工资款20多万元。年7月,她创办了汽车连接器加工扶贫车间,安置带动22名妇女就业,其中贫困人口10名,进一步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水平。她的事迹受到广泛赞誉,她先后获得“鹤壁市十佳好媳妇”“鹤城最美女性”“鹤壁市农民工返乡创业之星”“全市脱贫攻坚奋进奖”“河南省乡村出彩巧媳妇”等多项荣誉称号。

王得生:不离不弃照顾病妻30余载

王得生,男,年8月出生,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淇水湾办事处姬庄村村民。

30多年前,他的妻子精神出现问题,不久又患上脑梗死,年的一场车祸又造成她身体多处粉碎性骨折,无法站立。面对多病的妻子,王得生始终精心照料,不离不弃,特别是妻子骨折康复期,一天三顿喂饭、及时端屎端尿、定时擦洗身子,他从不懈怠,一有空闲还用轮椅推着妻子出去散心。为防止妻子腿部肌肉萎缩,他每天都要给妻子按摩四次。妻子的病情不稳定,清醒时还明白点事理,糊涂时一点理也不讲,总是骂人、无缘由地大笑,还故意损坏家里的东西,每当妻子情绪烦躁时,王得生就哄她、逗她、安慰她。他30年如一日照顾病妻的事迹在村里成为一段佳话。

来源:鹤壁日报

编辑:栗阳

总值班:李宏庆

文章好看就点这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