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期脑科学日报
年3月22日
科学时讯
1,JEM
杨硕/周嘉伟/胡刚合作揭示炎症小体AIM2蛋白介导多发性硬化症发病的免疫学机制
来源:BioArt
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Sclerosis,MS)是引起全球青壮年致残的最主要神经免疫炎症退行性疾病,MS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确,现有用药只能延缓疾病进展。不同类型MS在各自发病机理上存在异质性,干扰素相关的抗病*炎症信号可能参与如亚洲型等类别的MS的发病进程,其影响疾病发生的具体分子调控机制不详,亟待剖析。
近日,南京医科大学杨硕教授课题组、上海中科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周嘉伟研究员课题组和南京中医药大学胡刚教授课题组合作在JournalofExperimentalMedicine杂志上发表了文章。该研究发现炎症小体AIM2蛋白通过非炎症小体功能抑制多发性硬化症发生,揭示了抗病*炎症通路介导MS发病的免疫学机制,并为治疗亚洲型多发性硬化症的药物靶标开发提供了新的线索。
阅读链接:JEM
杨硕/周嘉伟/胡刚合作揭示炎症小体AIM2蛋白介导多发性硬化症发病的免疫学机制2,Nature:人造机器子宫!以色列科学家首次在人造子宫中培养哺乳动物胚胎来源:生物世界
观察一个受精卵是如何附着到等待的子宫壁变成胚胎,并发育出神经系统、心脏、胃以及四肢等。近年里,这一直是胚胎发育领域备受追捧的“圣杯”。如今,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完成了这一壮举。近日,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JacobH.Hanna等人在Nature期刊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
研究团队创建了一个人造机器子宫,并首次使用人造子宫培养了小鼠胚胎6天时间(达到小鼠整个妊娠期的三分之一),且胚胎在人造子宫培育过程中发育正常。这项研究将为科研人员提供前所未有的工具,帮助了解基因编码的发育程序,提供有关出生缺陷和发育缺陷以及与胚胎植入有关缺陷的详细见解。
阅读链接:Nature:人造机器子宫!以色列科学家首次在人造子宫中培养哺乳动物胚胎
3,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会导致记忆力减退吗?
来源:阿尔茨海默病
任何年龄拥有健康大脑的关键之一是拥有健康的血脑屏障(blood-brainbarrier,BBB),这是一个贯穿大脑的复杂血管界面。研究人员回顾了多篇文献,观察随着年龄的增长,血脑屏障发生了什么。他们的发现于近日发表在的《自然-老龄化》(NatureAging)杂志上。19世纪晚期发现的血脑屏障防止物质从血液中不受控制地渗漏到大脑中。在科学家能够理解这种故障如何导致衰老疾病之前,他们需要理解健康的血脑屏障通常是如何老化的。研究表明,健康的老年人的血脑屏障有一个非常小的漏洞。这种小漏洞导致的渗漏与正常衰老的一些良性遗忘有关,阿尔茨海默病发生的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可能是由于与年龄相关的周细胞丢失。通过给予周细胞分泌的因子或甚至移植它们来保护周细胞的功能,可以让血脑屏障更健康。通过一些延长寿命的相同干预措施,如定期锻炼、热量限制和雷帕霉素(rapamycin),可以保持周细胞健康。
阅读链接:
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会导致记忆力减退吗?
4,研究
动作镇痛的行为特性与神经机制来源:中科院心理所三种动作镇痛机制的时空特征简图如果我们在关门的时候,手指不小心被门夹到了,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迅速缩手,并大幅甩动受伤的手!这一再自然不过的反应,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如果仔细体会整个过程,我们将发现,在甩手的过程中,手上的疼痛感有明显的减弱。这种现象称为动作诱发的痛觉减退(movement-inducedhypoalgesia)。不过,目前研究者对这一现象的内在机制尚无定论,无法明确这一动作镇痛效应是单一神经机制还是多种神经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为解决这一难题,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的胡理研究员和吕雪靖副研究员等人深入分析了三种主流镇痛机制的特征,并通过一系列实验对甩手动作后的镇痛效果进行评估,借助心理物理测量和脑电技术量化了甩手动作与痛觉减退效应之间的关系,证实了动作诱发的痛觉减退现象是由三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该研究深化了研究者对主动运动镇痛效果和神经机制的认识,为开发非药物镇痛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优化疼痛管理策略,缓解病人痛苦,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阅读链接:深度神经网络对脑电信号运动想象动作的在线解码
5,JAMANeurology:大概率能恢复——脑外伤患者昏迷期间仍应继续生命支持!
来源:梅斯神经
外伤性脑损伤(TBI)是大脑组织的实质性损伤,可以短暂或持久地损害大脑功能。从既往经验来看,长期无意识或意识障碍的患者的康复后恢复的希望很小,因此在相当一部分病例中,医生都会决定放弃维持生命的疗法,从而导致患者死亡。而这一做法又会反过来导致TBI患者的不良预后。因此,明确TBI合并意识障碍的患者相关初始或进一步治疗的方案十分重要。最近,发表在《美国医学会神经病学》(JAMANeurology)上的研究对此进行了解答。
该研究为一项前瞻性、纵向队列试验,分析了在创伤性脑损伤模型系统国家数据库进行登记的TBI患者。本研究发现,大多数TBI患者最初会发生DOC,但大多数持续存在DOC的患者在康复期间恢复了意识。这种恢复轨迹可以为急性和康复治疗决策提供参考,并提示在考虑对TBI和DOC患者撤销生命支持或停止护理时应谨慎。
阅读链接:
JAMANeurology:大概率能恢复——脑外伤患者昏迷期间仍应继续生命支持!
6,个子不够,胆子来凑
来源:环球心理资讯
“拿破仑情结”是指矮个男生会通过一些行为来弥补自身在身高上的缺陷,也就是所谓的“个子不够,胆子来凑”。冒险行为是明知有代价或失败风险而仍付诸实施的行为。不论是身高还是冒险行为,都是展现男性好基因特质的线索,对于男性性选择(包括性内竞争和性间选择,即男性之间竞争和男性择偶)均有重要影响,然而,却少有研究将身高和冒险行为的关系阐述清楚。该研究发表于《心理学报》上。
研究结果表明,与同性竞争者间存在的相对身高劣势会导致男性提高自己的冒险性,表现出更多的冒险行为,而男性求偶动机会对这一效应进行调节,拥有更高求偶动机的男性会进一步由于与竞争者之间存在身高劣势而提高自己的冒险性。这一研究结论则提示研究人员,是否可以通过控制身高和求偶动机的线索,来达到影响以上提及行为的效果。
阅读链接:
个子不够,胆子来凑7,最新研究!94%的老年人在使用增加跌倒风险药物来源:MedSci梅斯对于老年人来说,即使是轻微的跌倒也可能是危险。不致命的跌倒仍然对身体造成极大伤害,从而大大降低生活质量,如髋部骨折和头部创伤等,甚至是增加死亡风险。近日,发表在PharmacoepidemiologyandDrugSafety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从年到年,在65岁以上人群中开出增加跌倒风险药物从57%的比例攀升至94%,同期老年人因跌倒导致的死亡率增加超过1倍。增加跌倒风险的药物包括抗抑郁药、抗惊厥药、抗精神病药、抗高血压药(治疗高血压)、阿片类药物、镇静催眠药和苯二氮卓类药物以及其他非处方药等。该研究指出,增加跌倒风险药物的使用和由跌倒导致的死亡率都在上升,增加跌倒风险药物可能是跌倒死亡率增加的部分原因。阅读链接:最新研究!94%的老年人在使用增加跌倒风险药物
8,脊髓性肌萎缩症(SMA)首个口服药!罗氏Evrysdi治疗2年可改善或维持运动功能,在中国已进入审查!
来源:生物谷
罗氏(Roche)近日公布了SUNFISH研究第二部分新的探索性2年长期数据。SUNFISH是一项全球性安慰剂对照研究,正在评估口服药Evrysdi(risdiplam)治疗年龄2-25岁的2型或卧床3型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者。Evrysdi是一种液体制剂,可在家通过口服或饲管给药,每日一次,该药可用于治疗所有类型(1型、2型、3型)SMA的婴幼儿、儿童、青少年、成人患者。这是是第一个治疗SMA的口服疗法,也是第一个可在家给药的SMA疗法。
研究表明,12个月时Evrysdi治疗观察到的运动功能改善在24个月时继续改善或维持。根据疾病自然史,2型和3型SMA患者在未经治疗时,运动功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这些数据在3月15-18日举行的年肌营养不良协会(MDA)虚拟临床与科学会议上公布。
阅读链接:脊髓性肌萎缩症(SMA)首个口服药!罗氏Evrysdi治疗2年可改善或维持运动功能,在中国已进入审查!
审校:Simon
题图:摄图网
前文阅读
1,3.21脑科学日报
Nature人类行为:为什么“坏事传千里”?
2,3.20脑科学日报
开发用于活体神经记录的可拉伸液态金属电极阵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