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夏天,一种怪病出现在江苏南通。全市人突然瘫痪,人死亡,并且大部分为儿童。
而那些侥幸活下的,因感染程度的不同,身体病变成一节节扭曲的枯枝。
图源:纪录片《人民的医生》
他们或终身离不开轮椅和拐杖,
图源:纪录片《大家》顾方舟—使命在召唤
或因怪异的走姿,受尽嘲笑,甚至失去呼吸功能,窒息而亡。
当时的医生只知道,这是一种传染病,叫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病毒主要由感染者的粪便排出,通过污染的水、食物及日常用品传播。脊灰病毒喜欢侵害我们的神经系统,特别是运动神经,运动神经受损后,所支配的部位就会失去运动功能,进一步发展为肌肉萎缩、骨骼变形、瘫痪。
随后,青岛、上海、济宁......也发生了疫情。最高峰的时候,全国1年确诊病例高达例。
在当时发病最凶的南宁,七八月的大暑天,家长们吓得门窗紧闭,不敢让娃出门。
各大城市里出现了一种「背包族」——父母把残疾的孩子用布背着,带着干粮,医院,四处求医。
图源:B站视频《天才简史—顾方舟》
一位走投无路的妈妈,听闻北京有位专门研究脊灰的专家叫顾方舟,她背着孩子就寻来了。
01
北大医学院毕业的他
“看不上”当外科医生
那一年,顾方舟29岁。
当时已经去苏联学过4年病毒学的他,面对这个从外地赶来,已经在走廊抱着娃等了他一天的母亲,却只能说一句:
“同志,抱歉,这个病现在还治不了”。
这个孩子他只见了一次,却记了一生。
50多年后,他聊起这事,还有点哽咽。
年,24岁的顾方舟从北大医学院毕业。毕业后,他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去当医生,而是选择了公共卫生。
对,就是“深圳疾控”的同行。
当时整个社会的卫生条件令人咋舌:
矿工与粪便同眠,得了病也没钱治,死了就被扔到万人坑;
妇女生小孩,没条件,没知识,更没医生,婴儿死亡率高达‰-‰;
水井和厕所修一块,厕所里的大便一堵就流得满街都是。一条河里,有人打水,有人洗衣,有人倒粪……
每年因此「枉死之人」高达多万,鼠疫、天花,以及刚刚提到的小儿麻痹等各种传染病是「年年盛行,岁岁杀人」,农村平均寿命仅33岁。
当时医生待遇好,社会地位高。在大学时,顾方舟以手巧闻名,大家都认为他适合干外科。
可他却说:
“外科医生开刀,一辈子能开几个病人,这公共卫生多重要,做好了能救一大片!”。
毕业后,他跑去大连卫生所,研究起了病毒。
02
15美金1个人?
这疫苗我们真打不起
顾方舟是幸运的,工作一年后,他被派往苏联学习病毒学。
一去就是四年。
他从苏联寄给老婆的照片,上面写着:
「赠亲爱的以莞,你的方舟。」
图源:《一生一事,顾方舟口述史》
回来就遇上了开头提到的疫情——江苏南通小儿麻痹症爆发。
眼看每年数以万计的孩子染病致残,再不控制,怕是半个中国都要变瘸子……顾方舟急了。
小儿麻痹无药可治,解决方法只有疫苗。
年,卫生部再次派顾方舟等4人前往苏联,考察脊灰疫苗。
刚到莫斯科的4人组,后排左一为顾方舟
可一到莫斯科,他们就发现美国和苏联在吵架。
当时世界上有2种疫苗,大家在争用哪种:
死疫苗:美国用过了,安全,但要注射3次,贵;
活疫苗:便宜,但是个新款,用过的人少,等于让人活吞病毒,一不小心就致残。
顾方舟当然知道死疫苗好。可一个孩子就要花15美金,全民接种,国家根本负担不起。
活疫苗,看似危险,却是中国唯一的希望。
当时的美苏不肯公开实验数据。危急之下,他决定带上导师送的份活疫苗回国。
不求别人,靠自己。
年9月,一架飞机从莫斯科出发,飞向中国。33岁的顾方舟小心守护着他的行李箱,里面装着的,是全中国孩子的希望。
03
他一夜喝下份疫苗
第一批活疫苗生产出来后,通过了动物试验,还需人体试验。
顾方舟先是自己喝下人份的疫苗溶液,没事。
但小儿麻痹的患者大多为孩子,大人喝了没事不代表孩子没事。
他又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给儿子喝。
瞒着出差的老婆,他把疫苗喂给了自己不满1岁的儿子小东。
顾方舟怀抱着儿子小东
如今回想起来,顾老说确实有点后怕。他太清楚,试验一旦失败,孩子不是瘫,就是死。
可他说:
“自己的孩子不吃,让别人家孩子吃,没有这个道理啊。”
实验室有五六个同事的孩子也参加了试验,那段时间,大家见面第一句话就是:
“你家孩子怎么样?”。
图源:纪录片《国家记忆:战“疫”》——05消灭脊灰
妻子李以莞也觉得老公有点奇怪,平时忙得都没空管娃,怎么最近老问起儿子。
顾方舟夫人李以莞采访录像
好在,测试期结束,孩子们安然无恙。
04
荒山上挖出一个实验室
疫苗能用了,但生产时,又遇到一个问题:每批疫苗出来都要用猴子做试验,猴子用了没事,才算通过。
北京猴子不够,怎么办?大家想了个办法:去昆明!那猴子多。
可昆明除了猴子,真是要啥啥没有。
34岁的顾方舟带着一群同事来到滇池对面一个高出市区多米的山洞。
你真的很难想象:一个后来救了全中国的实验室,竟然是一群科学家在一个山洞里挖出来的。
这么苦的地方,没人肯来,他就先带头把全家搬来。
斤的水泥,顾方舟扛起就走;
第一排最前面那个,就是顾方舟
实验室里没冰库,大家就趁半夜气温最低的时候生产,再连夜把疫苗背下山储存;
如今山上已经修了路,
很难想象当年大家是怎样在寒冷的冬夜每天徒步来回
图源:《闪亮的日子》
当时条件不好,实验室消毒是靠紫外线灯一直照着、福尔马林熏着。人在里面工作,眼睛疼得是泪流满面,全身湿透,想咳嗽还得憋着,怕细菌咳出来污染疫苗。
为了做疫苗,顾方舟和他的同事们几乎是奉献了三代人。
他的几个孩子都在山上长大,没读多少书,母亲也在山上去世。这些,都成了他一辈子的遗憾。
然而就在这样的努力与牺牲下,那些年,几千万份脊灰疫苗从这个山坳坳里不断产出,运往祖国各地。
随后,脊灰疫苗在多个城市推广,大获成功。
05
这种糖
救了11万人的命
但想彻底消灭脊灰,疫苗必须在全国推广。
在推广过程中,顾方舟发现2个问题:
很多农村地区不方便冷冻运输保存;
脊灰疫苗需口服,味道很怪,每次孩子都吃的哭声一片。
于是他想了个办法,把疫苗滚成糖丸,再用广口暖瓶一装。
无论天涯海角,防疫人员都能提着送去。
以前孩子吃疫苗,得连哄带骗。换成糖丸后,他收到一封信。一个防疫站站长说,孩子一下偷吃了十几颗,急得她到处写信。
幸亏没出事,但这事50多年后想起来,顾老还笑得合不拢嘴。
,中国发现最后一例由本土病毒引起的脊灰患者。
顾方舟发明的糖丸疫苗,避免了至少万人的麻痹,11万人的死亡。
0年,世卫组织正式宣布中国成为无脊灰国家,74岁的顾方舟代表中国签字。
在分别多年后,他和同事们再次在昆明相聚。
这些当年一起挖山洞、抓猴子的年轻人,已是白发苍苍的爷爷奶奶。
宴会上,他领着大家朗诵,以前他们在山上常念的那段,保尔柯察金的名句:
念完他问大家:
“同志们,咱们为消灭小儿麻痹奉献一生,值吗?”
一群老人开心得像孩子一样,举手大声欢呼,说:
“值啊值啊!”
同事赵枚回忆往昔,图源:电视节目《闪亮的名字》
年1月2日,92岁的顾方舟溘然长逝。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已经睁不开眼睛,只是紧紧抓住大家的手,留下最后的遗言:
“我这一生做了一件事,值得……值得……,孩子们,快快长大,报效祖国……”
前几天,在书上看到一段话:
翻看顾老的一生,有漫长的学习,有枯燥的研究,还有他对理想的赤忱、对众生的悲悯。
以庸常对抗瞬变,以渺小铸造伟大。
他的一生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值得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