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132221231131221212123
来源:洞见(ID:DJ)
作者:洞见Lyla
《蔡康永的情商课》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常听人劝别人:你要把心打开,却从来没听过有人劝别人:你要把心关上。别忘了有时要选择把内心的门关上,这是一种能力。说穿了,就是跟自己相处的能力。走过的路越多,你就越会发现,最好的人生,都藏在独处时的静谧时光里。把心关上,才能让心休息把自己交给繁忙,得到的是踏实,而不是真实。这是电影《无问西东》中的一句台词。在日渐浮躁的社会,许多人都在茫茫人群中被迫推搡着前行。置身喧嚣中久了,便习以为常,当人潮散退,就会陷入迷惘,感觉无所适从。这时,你需要将心关上,让心灵好好休憩。文学大家贾平凹曾经说,自己平生最害怕的声音是敲门声。因为声名在外,上门拜访的人总是络绎不绝。一开始,听到敲门声他便屁颠屁颠地前去开门,一边从书房跑出来,一边喊着:来了!时间久了,他发现来敲门的人都无甚要事,不过图一个打发时间。咚咚咚的声音不断折磨着他,吵得他脑袋嗡嗡地疼。这些叨扰,让他不胜其烦。为求一清净处,他陆陆续续搬了五次家,甚至买了门神贴在门上。但奈何门神拦得住*,却拦不住人,前来拜访的客人将门神的铠甲都敲烂。后来,他不幸染上了乙肝病*。这为他闭门不见客,提供了最好的借口。此后,他逢人就说自己的病症,旁人自然是唯恐避之不及。从前来来往往的敲门人就此很少出现了。偶尔有不知情的上门拜访,得知病情之后,立马拍着脑袋说:哎哟,瞧我这记性,我还要去办事的,就先走了!自此,他终于如愿以偿地孤身休憩在家中,心也得一时安静。无人问津的日子里,他终于获得了心灵上的自由。白天伏案写作、埋头看书,再也无人打扰,晚上自在赏月,闲话家常难得自在。从喧嚣中解脱出来,贾平凹觉得生活变得前所未有的畅快。《隅》中写到:不同的年龄阶段,对生活状态有着各自的体会。当四周弥漫着无尽的喧嚣,我们需要为内心,留一片栖息之地。作家刘娜曾经分享过自己的一段经历。前半生,她奔走在名利和金钱的两端,为的是给家人带来更好的生活。但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她却渐渐陷入了极端的焦虑中,精神一度濒临崩溃。为了缓解压力,她谢绝了多余的应酬,过上了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寻幽处、听风看雪,和自己对话,和寂寞谈天。当那一根紧绷的弦放松下来,她才觉得自己又活了过来。行走人间,我们都在梦想与欲望的渴求下奔逐。但在百忙之中,也切莫忘了偶尔也要把心关上,给生活一缕平和,留给自己一份从容。学会独处,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作家周国平说:独处是一个检验,用它可以检测出一个人的灵*的深度,测出一个人的真实感觉,他是否厌烦自己。一个连和自己都相处不好的人,很难有高质量的社会交往。深以为然。能在独处时将日子过得熠熠生辉的人,大抵有一个充盈而美满的内心。这样的人,在和他人的相处过程中既不会慌张自怜,亦可自信从容。在人情淡漠的娱乐圈,陈乔恩是出了名的好人缘。新剧上新,陈乔恩发微博庆祝,众多好友奋力帮忙宣传。闲暇时认真准备一顿美餐,众人欣然前往,大家欢声笑语,其乐融融。或许在外界看来,朋友众多的她,想必是惧怕孤独的。然而在综艺节目《我要这样生活》中,陈乔恩坦言自己已经独居17年,并且很享受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在闲暇时光里,她喜欢写作,热爱烹饪美食,时常抱着心爱的狗狗,蜷缩在沙发上。吃着自制的爆米花,看一部慢节奏的电影。时光缱绻,不紧不慢。有人问:独居生活有趣吗?她毫不犹豫地回答:有趣。人要学会和自己相处,才能知道怎么和别人相处。你跟自己相处很自在的话,你跟别人相处其实就不成什么问题。有人说:人生任何美好的享受都有赖于一颗澄明的心,既能享受一群人的热闹,又能安顿一个人的时光。把心关上的片刻,其实是一次和自己的把酒言欢,也是同外界的握手言和。《撒哈拉的故事》中三毛描述过自己的生活。在荷西上班的时间里,三毛常常一人独自在家。闲暇时,她会去捡旧的汽车外胎,拾回来洗清洁,平放在席子上,里面填上一个红布坐垫。不同的汽水瓶,她会用小罐的油漆给它们厚厚地涂上印第安人的图案和色彩。深绿色的大水瓶,她抱回家来,插上一丛怒放的野地荆棘。在等待荷西的漫长时光里,她孤身一人不觉寂寞,反而为生活增添无穷无尽的惊喜。诚如三毛所言:自得其乐这回事相信每一个人多少都能体会,独处的时光如果安排得自在,境界想来十分高妙。心若有了栖息的地方,哪里都充满阳光。喧嚷纷杂的日子里,最好的活法是定期将心门关上。感受与自己相处的珍贵点滴,不断向内探索,才能更好地认清生活的真谛,拥抱精彩的人生。越优秀的人,越喜欢独处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需求层次理论。所谓需求层次,通常被描绘成金字塔形状。位于金字塔底端的人满足于基本的生存需求,比如食物,住处等。而位于金字塔塔尖的是人类的高层次需求,譬如爱和尊严。实验证明,现实生活中大概只有2%的人能到达顶层,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而这些幸运的自我实现者,比其他人更喜欢独处。生活恰似一堆杂乱无章的扑克牌,我们每天都在输赢的比赛场上拼个头破血流。越优秀的人,越懂得在心关上的片刻,思索自己想要的人生。身边有一个朋友,平时习惯了独来独往,不少人都觉得她为人孤僻,肯定难相处。前几天,一个无意的机会,在书店碰到了她。她微笑着冲我打招呼,我一时间甚是惊讶,聊天的过程中我忍不住问她为什么总是一个人。她淡淡地笑了:哦,我前段时间在备考特许金融分析师资格证。学习的时候,我不喜欢被人打扰,一个人的时候更专注。想到曾经有位作家说:人之所以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那些看上去不甚合群的人,无非是在无数个看似寂寞的日夜里,悄然发力。冥冥之中,命运就发生了不易察觉的变化。爱默生说:如果你敬爱自己的灵*,剔除各种世俗的羁绊,养成独处的好习惯。那么你的才能便会获得飞速的提高,就好像林中郁郁葱葱的树木,田野里盛开的花朵。成长的过程中,总要学会适时把心关上。真正强大的人,总是能在孤独中,活出不一样的生命轨迹。曾经在书中看到过这样一段话:有一天我们也长成了成年人,这才知道,孤独是人生中一种自觉的独处。不是惩罚,不是受害者,不是患病者的隐退,也不是怪癖。而是作为一个人生活的唯一,真正的存在状态。知道这些后,就不会那么困难地忍受它了。你会觉得自己呼吸着新鲜地空气,活在一个辽阔地空间里。人这一生,总要经历成长,历经波澜,总要学会与孤单相伴。当你迷失自我的时候,当你疲累不堪的时候,当你琐事缠身的时候。哪怕只有短暂片刻,让自己独处,悄悄把心关上。沉下气,静下心。回头看时,你会诧异的发现,那些同孤独对话的时光,在岁月的长河中发光发热。不知不觉中,成就了一个更加从容和强大的自己。作者:洞见Lyla。洞见(DJ)旗下专栏作家。洞见,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万人订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