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肌萎缩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突发性聋伴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进
TUhjnbcbe - 2021/10/9 15:50:00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212240.html

在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开展临床治疗过程中,会有少部分患者发生BPPV。当前临床对于突发性聋伴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研究不多,继而未能得到医疗工作者的重视,结合实际情况,本文全面分析突发性聋伴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进展情况,现将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突发性聋伴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特征以及发生情况

BPPV以及突发性聋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最近几年研究证实,突发性聋伴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发生率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以继发于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较为常见。

年,突发性聋伴BPPV发生概率为5.00%。在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中合并后半规管BPPV的发生率为6.00%,也有报道该疾病发生率为38.90%。当前研究认为:突发性聋伴BPPV与内耳循环障碍存在相关性,就内听动脉而言,主要有3个分支,详细为:①供应椭圆囊以及外部以及上半规管的前庭上动脉。②供应耳蜗顶转的耳蜗动脉。③供应后半规管耳蜗基底转以及球囊的前庭蜗动脉。后半规管以及耳蜗从相同动脉血管供应,在该区域供血不良时,会导致耳蜗和后半规管生理功能出现缺血性变化。因为内耳毛细胞对于缺血敏感度增加,进而表现出听觉功能异常现象,缺血亦可发生耳石代谢异常,引起突发性聋伴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该疾病的发生和内耳循环异常存在相关性。内耳病*感染后,经影响内耳局部微循环的方式对内耳造成损伤,上述二者存在交互作用。也有学者认为,内耳病*感染对于患者前庭影响主要集中在外半规管以及球囊中。

因为耳蜗和前庭解剖结构关系相对紧密。有文献总结了突发性聋伴眩晕的特征,急性发作伴单侧前庭功能低下、前庭功能正常以及BPPV。当发生突发性耳聋之后,出现的自发性眩晕,可能因为内耳出现病变之后,外周前庭代偿不良引起,在短期内能够缓解。因为对于继发于耳聋的BPPV了解情况较少,在开展诊疗过程中,没有重视继发性BPPV,进而导致治疗效果不佳,继发性BPPV的发生率通常为17.40%左右。占据突发性耳聋患者的47.70%。由此能看出,突发性耳聋合并BPPV并不罕见。因此应当引起医师的注意,以免造成误诊以及漏诊。和自发性眩晕存在差异,继发性BPPV之所以出现,主要因为突发性耳聋引起耳石器功能减弱,导致耳石脱落。突发性聋伴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常常伴有球囊/椭圆囊功能异常,引起耳石代谢异常,引发脱落导致BPPV。

突发性聋伴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治疗

临床应在治疗突发性耳聋的同时,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以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上并不存在先后和相关影响,对于突发性耳聋伴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者,应依照听力图治疗曲线分型治疗疾病。临床对于突聋发病机制的差别,进而表现出差异化听力图类别,具体的方案分型,可以参照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突发性聋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关于突发性耳聋的诊断标准。

对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疾病,一般以手法复位为主,在使用此法对患者开展治疗过程中,还可以配合强化心理干预,同时要避免诱发姿势,对于急性期患者,可以使用抗眩晕药物进行治疗。对于发病位置在后半规管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者,一般使用Epley管石复位法开展治疗,对于水平半规管,应使用耳石复位法中的Barbecue翻滚法对患者开展相关治疗。水平半规管BPPV用Barbecue和Gufoni均可,但不同复位方法效果不同。目前还有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治疗转椅也可完成各种方法复位。应用改良法治疗疾病,在对患者开展临床治疗过程中,手法应尽可能温柔,老年BPPV患者的临床表现存在差异,且发病时间较长,部分耳内多管受累,开展单纯复位治疗较为欠佳,很容易复发,经常遗留程度不一的头晕症状。

有实验以小儿BPPV者为研究对象,使用新改良手法复位治疗,获取了满意成效,新式Epley法的安全性更强,流畅度更高,手法轻柔,很少出现并发症。但值得说明的是,仅有少数病患进行耳石复位之后,可能出现边缘性系统活性增加,进而表现出冒汗、晕厥、脸色苍白以及四肢冰冷等症状,疾病发生率为6.90%。对于接受保守治疗,且疗效不佳、疾病反复发作的患者,对于日常生活造成影响的病患,可以考虑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这一点重点体现在一些顽固性病例中。比如说半规管填塞术、单孔神经切断术等。当前临床常用的方式主要包含二氧化碳激光半规管填塞术以及经乳突后半规管填塞术等等。但值得注意的是,各类手术方式均有优缺点,任何一种手术存在并发症以及后遗症。因此应严格选择病例。有学者对于突发性聋伴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者,使用机械复位可以准确诊断,且使用这种方式能够同时实现治疗,重复性良好,安全性强,评价指标明确,其具体原因还没有确切报道。

临床预后

对于突发性聋伴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者,预后报道存在差异。有学者认为对于不合并BPPV的耳聋患者预后优于合并BPPV患者。而部分学者则认为BPPV对于突发性聋预后影响不大。对于BPPV治疗效果,有报道指出,合并突发性耳聋的BPPV与特发性BPPV相比,经手法复位治疗的效果差别不大,但第一次成功率存在差异性。对于不合并突发性耳聋的BPPV,第一次复位治愈率为80.00%。对于合并突发性耳聋BPPV首次治愈率为41.67%~69.30%,治疗效果不佳,因此推测突发性耳聋会对BPPV的治疗效果造成影响。有研究结果证实:突聋伴BPPV病患通过1~2次手法治疗后,病患眩晕症状得以显著缓解。有学者使用SRM-IV前庭功能诊疗系统开展仪器复位。

结果证实原发性BPPV单次治愈率明显比突发性聋伴发BPPV组高,绝大部分病患伴有BPPV需要2~3次复位治疗,方可治愈。但值得说明的是两组病患的总治愈率相同,通过耳石复位治疗后,患者最终均达到治愈效果。至于部分BPPV病患需多次复位治疗,可能因为单次手法复位之后,还无法令在所有耳石都能回到到椭圆囊中,开展复位治疗过程中,对于各个步骤都应当停留足够时间,进而令绝大部分耳石能可以回到椭圆囊内。另外,可能与不同程度的耳石滞留有关,致使膜性半规管狭窄,给多次临床手法复位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其还可能与复位到椭圆囊耳石中,因为各类原因,其又回到半规管中。

突发性耳聋的BPPV患者的前庭功能损害较小,对该类患者尽早明确眩晕性质并行有效的手法复位是治疗的关键。

来源:中国医药指南,年第16卷第34期

延伸阅读

中药天麻具有息风、镇痉、滋阴、养肝的作用,常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头痛、眩晕、耳鸣或肝风头痛等病症。天麻可对抗K+、5-HT等所致的血管收缩反应,抑制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天麻素是天麻提取物,其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提高血液中的氧含量,提高氧的利用率,改善脑部循环,具有镇静、安眠、镇痛等中枢抑制作用。

1
查看完整版本: 突发性聋伴发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进